对于很多市民来说,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是耳熟能详,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恐怕知道的还不多。日前,农业部发布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北京京西稻稻作文化系统、平谷四座楼麻核桃生产系统名列其中,这也是本市首次入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金秋收获季节,游客在海淀公园体验京西稻收割的乐趣。凌福平/摄
目前,在海淀、房山、平谷三区,农业遗产保护区建设已经启动。今后,在所划定的农业遗产保护地,京西稻和麻核桃的种植面积只能增不能减。如果遗产地种植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将被摘牌。
传承超百年方有资格入选
从2013年起,农业部每年发掘和认定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到今年已累计发布3批、62个项目。今年发布的第三批名录中,有北京京西稻稻作文化系统和平谷四座楼麻核桃生产系统。
“获选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在北京市还是头一次。”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农业部的要求,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认定上有历史性、系统性、持续性、濒危性四个方面的标准。其中在历史性方面,参选项目所包含的物种、知识、技术、景观等在当地传承或使用应至少有100年。
这次入选的京西稻,在京城赫赫有名。它的产地为海淀京西御稻种植区和房山贡米种植区;前者在海淀区三山五园周边区域,后者位于房山区长沟镇、大石窝镇及十渡镇境内。据史料记载,京西稻种植始于清朝,至今已有320多年的历史。如今在海淀区和房山区分别保留着2000亩和156亩的种植面积。
四座楼麻核桃,是文玩界的明星。在它的主产地平谷区熊儿寨乡,至今还保留着10多株300年到500年的麻核桃树,这也是我国现存树龄最老的麻核桃古树。当地现有四座楼、老闷尖、三道筋等优良文玩核桃品种。全乡麻核桃种植面积270亩,嫁接8000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