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建设 » 正文

武隆:在生态保护中实现绿色崛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20  

  2013年,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决定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把武隆列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在这一定位下,武隆县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武隆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武隆作为‘两欠’地区的贫困县,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都不丰富。唯有生态是武隆最大的财富。”武隆县委书记何平说,今年来,该县围绕“六个更加”生态战略,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在生态保护中实现了绿色崛起。

  生态环境更优越:森林覆盖率将超65%

  数据显示,武隆现有林地面积已经达到3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1%,在全市名列前茅。

  “为打造更优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把‘山更绿’摆在首要位置。”武隆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计划到2020年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

  然而,目前武隆的新造林空间已十分狭小,造林绿化的速度趋缓将成常态。在此状况下,林业部门如何实现“山更绿”目标?

  “今后我们将在‘质’上做文章,将绿化荒山、改造低效林、抚育中幼林等列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该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武隆在仙女山森林公园启动了林相改造试验。

  据了解,仙女山森林公园的植被主要为上世纪末营造的,林相单一,抗害能力差。为进一步提升公园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该县正引种栽植樱花、白玉兰等26个高山树种,并将在试验成功后大面积更换老化的杉木纯林,从而彻底改善仙女山现有林相景观。此举将进一步改善全县生态环境,给广大游客观光、度假、休闲带来更加舒适的享受。

  生态建设更完备:“五大区域”全面发力

  “武隆属于‘七山一水两分田’,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每一寸土地都十分金贵。”该负责人介绍,武隆的生态建设必须依靠科学规划布局。

  据介绍,该县编制了《武隆县重点区域造林绿化规划》,将重点布局在城镇周边、公路沿线、江河沿岸、生态脆弱区、宜林荒山五大区域,通过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未来几年,该县首先将全面推进旅游干线通道绿化改造工作,大力提升全县旅游形象。今年4月上旬,该县投资86万元,率先启动了武仙路通道绿化升级改造,共栽植樱花、玉兰、三角梅、蔷薇、红叶石兰、杜鹃等观花观叶树种22个共计20万株,通过后期管护成林后,将形成乔灌花草立体搭配、绿色彩色互补、四季鲜花、绿树成荫的精品生态景观长廊。

  而这仅仅是武隆推动五大区域生态建设的一个方面。今年,该县狠抓春季造林工作。目前已完成营造林5.1万亩,占全年计划51%。今后几年内,武隆县将陆续启动欧洲投资银行林业专项贷款造林、新一轮退耕还林、退化防护林改造、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为生态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 园林城市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城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