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遗产 » 正文

上海:罗店古镇保护成效显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7  

  这里一衣带水,河道驳岸,石阶码头,古桥石拱围栏,长街连廊老店,处处透着江南水乡的婀娜风韵;这里民风淳朴,书声琅琅,书香飘散,深宅院落五进,庙宇画栋雕梁……这里就是上海北翼、尚保存着古镇传统格局和特色、亟待重生的宝山区罗店镇。去年末今岁初,罗店镇启动了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工作。

  罗店是上海北面的重要门户,既是宝山历史文脉的源头,又是江南民俗文化的沃土。“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是史书的记载和民间的相传。在1400多年前因江成陆的罗店,凭借宋、元繁华的海口港、黄姚港,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浏河港,因商成市、因棉而盛。元代至正年间商人罗升在此设店,并以此命名,开启了古镇700年的历史。明代以来,罗店先后是嘉定县、宝山县的首镇,商贾云集、巨宅林立,仅据历代镇志记载,就有公私园林、宅邸30余处,尤以布长街清代建筑群富于盛名。

  面对罗店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遗存,历届罗店镇党委、镇政府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一直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文化并重的发展战略,对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并以此作为推动罗店镇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共融的重要举措。

  规划先行完善保护体系

  2016年,罗店镇在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和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以后,立即组织发动全镇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机构机制建设为纽带、以财政投入为保障,深入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和保护工作,进一步理顺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保护机制,对总体保护工作进行了新一轮战略部署,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方面,罗店镇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的原则,高度重视罗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始终不渝地推动古镇保护、开发,制定了完善的保护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编制各层级、各类型的保护规划,引领全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近年来,罗店镇规划明确了核心保护区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将“河街相伴的典型江南水乡城镇格局”和“棋盘式街道格局”作为主要特色,并对保护范围内的土地使用、道路水系、建筑质量、建筑风貌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重点区域进行了规划引导和指标控制,构建了层级鲜明、类型齐全、覆盖全面的保护规划编制和研究体系,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强化规划管控、合理引导各类建设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早在2004年,罗店镇就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罗店镇老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地段整治规划》。2005年,罗店又被列入上海市郊区3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随后,在历年工作的基础上,当地有关部门编制了《上海市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和《上海市罗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提出了“恢复明清风貌的江南水乡”“以市河为轴心,以老街为核心,以宝山寺为重心”等点、线、面结合的整体保护、修复思路;并对传统建筑进行详细的勘察测绘,制定了专项保护修缮方案,确保现有历史资源的安全维护,为下一步工作推进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多措并举抓好全面落实

  罗店镇成立了古镇保护与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学者整理出古镇镇志,以及系列名人、故事、传说、民俗、戏曲等文章丛书,进行挖掘、刊印,并举行持续性的活动,推动相关知识教育在社会上的传播,并先后出台了《罗店古镇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管理办法》和《古镇文物保护管理制度》等文件。对于已列入保护的古建遗迹,每个项目都落实了保护责任人。对于其他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也落实了监管措施。古镇市容环境巡查机制的建立,实现了古镇市容环境清洁、街面管理有序。

  古镇风貌保护的关键在人。在修缮历史建筑、改善基础设施、整治街区环境的基础上,对古镇居民进行引导,鼓励群众自觉参与到非遗保护、技艺传承等活动中。坚持每年投入百万元用于举办端午节罗店划龙船活动,努力弘扬、普及罗店彩灯、公大酱制品等传统手工技艺,积极复原花神文化,组织罗店群众积极创作排演罗店故事。2015年,罗店民间艺术协会编排了纪念淞沪抗战的大型诗剧《血色丰碑》,以家乡人演家乡事,受邀在上海大剧院演出。由此形成了点、线、面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体系,努力使古镇保护工作成为自觉传承历史文脉的全民行动。

  加大投入强化遗产保护

  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离不开资金的保障。自2003年起,罗店镇依托上海市“一城九镇”建设整体规划和开发模式,实施了新镇开发收益反哺古镇的有效机制,以固定的收益比例投入古镇保护,形成了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

  与此同时,罗店镇长期坚持“政府为主、居民参与、社会共建”的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的资金与力量,参与到古镇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来。一方面,多方募集社会资金,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与方式;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原业主或利益相关人的保护热情,发动他们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共同参与保护工作。

  此外,罗店镇坚决消除影响古镇自然、人文风貌的不利因素。近年来,先后出资上亿元,对影响古镇区生态环境的8家化工企业实施了迁移;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了核心区内汽车站的搬迁工作。先后投入1.5亿元,根据“修旧如旧,以求其真”的原则,完成了亭前街整体修复和市河沿岸综合整治工程,并对核心区内基础设施投入2100万元实施了改造,且对大通桥、来龙桥、积福桥等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对花神堂、钱世桢墓等进行了保护性维修,还一并修复了小罗浮等古建筑。

  在保护古镇格局及风貌的前提下,罗店镇对古镇居民的宜居条件也进行了全面改善,包括危房加固、房屋维修、市政管线下地、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全面提升等,使这些百姓更加认同历史遗产能为今人服务的先进理念。

  罗店镇党委书记瞿新昌表示,罗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人辈出,罗店的前辈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成果,这些文化遗产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要把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讲好,留住美丽乡愁乡韵,将罗店打造成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居民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实施过程,为罗店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围绕“传承700年花神故里,打造长江口上的历史文化名镇”的总体目标,按照“挖掘、梳理、修复、传承、鼎新”的保护理念,听好规划专家、文化大家、百姓人家的三家之言,运用好市场机制和资本力量,在文化传承、遗产保护、居民需求、城市发展的多元要求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形成既有底蕴又有活力的古镇新颜,使之成为上海市一块新的金字招牌。

  如今的罗店古镇,正摆脱过去陈旧过时的发展模式,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增长动能正逐步蓄积,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进入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轨道。软实力带来的硬提升,让这座历史上以棉纺业闻名的古镇焕发出别样风采,朝着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现代文明相贯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镇迈进。

 
 
[ 风景名胜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景名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