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缘”起南北山 “绿”动西宁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14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贾泓  
绿化区内看西宁 资料图片

      1989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绿化西宁南北两山。第一批扛起工具“上山”的南北山绿化人,面对着大片荒山,用点滴行动开启了高原绿色实践,寒旱地带的绿色奇迹从这时开始孕育。

      2018年,当你站在北山美丽园眺望今日的西宁,她早已变成了一个被“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充满生机的活力之城。而这背后,是依然坚持守护南北山这抹高原绿的南北山绿化人。

      “缘起”南北山,西宁这座古城,重新焕发了“绿”动的青春。
 
      在南北山上,有一位老人


      4月6日,由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指导、西宁市艺术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秦腔现代戏《尕布龙》,亮相南京保利剧院,开始了2018年的全国巡演。

      该剧的第三章节“搞绿化”,讲述了尕布龙倾身南北山绿化的事迹。多年以来,发生在南北山绿化中的点点滴滴也随着这位老党员的感人故事走进了人们的心中。尕布龙精神中,有一部分来自山上,又深深扎根在了每个人的心中,这就是“南北山精神”。

      解放初期的西宁,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城市。受高原干旱高寒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制约,这里栽活一棵树,比低海拔地区困难数倍,造林绿化举步维艰、进程缓慢,森林植被的增加主要通过管护和封育措施实现自然恢复,全市森林覆盖率只有12%左右。

      1989年,在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严峻生态环境的倒逼下,西宁市开启了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的实践。当时全省全年财政收入只有6亿余元的青海,“挤”出了1350万元用于绿化工程。3年后,一位倔强的青海“老汉”担任了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他就是尕布龙。这位曾历任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的66岁老人,戴上草帽、扛起锄头,成为了南北山绿化的“大队长”。



      秋季造林 资料图片

      尕布龙曾站在北山的一处山坡上说:“你很难想象这山干到了什么程度!其他地方,只要你往地下挖,总会挖到湿土层。可是在这里,你越往下挖越干,见不到一点湿气。一开始,我还不信,换了不少地方反复验证,结果,所有的地方都一样。”

      这样的地方真的能变绿吗?尕布龙认为可以,而且一锄头一锄头的开干了,而这一干就是18年。

      “不长草”的大山成为了他的家。伴着太阳初升挖树坑、种树苗,顶着正午烈日与工人们吃馍馍、喝茶水,夕阳西下方才带月荷锄归……这位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南北山绿化人作出了表率,立起了标杆。

      但绿化光靠着一股子冲劲不行,还需要动脑。西宁气候干旱、土壤缺墒是造成绿化困难的主要原因。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绿化工作,尕布龙提出了“以水定林”的思路——第一年开展水利工程,第二年在此基础上整体造林。

      坚持不懈的意志,开拓创新的智慧,这位老人用他的“志”与“智”,让西宁逐渐拥有了绿色。南北山二期工程于2002年正式开始实施,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工程于2005年正式启动。到2014年,完成造林1.64万公顷(24.57万亩),其中成林面积为1.4万公顷(20.93万亩),区域森林覆盖率由7.2%提高到79%。

      直到2011年去世,尕布龙用18年光阴带领南北山植树造林0.25万公顷(3.75万亩),栽树近3000万株。他将3000多个日夜奉献给了西宁南北山,也把全部心血献给了南北山。他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树立起了“牧民省长”“人民省长”的精神丰碑,被中宣部授予了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尕布龙的精神,在每一次铁锹与泥土触碰的瞬间你可以看到尕布龙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在每一滴清冽的水滴渗进泥土时得以深入,在每一棵树上萌发的绿芽中得以升华。它在山间回荡,如溪流般在每个绿化人的血液里流淌,带着百川归海的磅礴,深植于每个西宁人的认知里。

      在南北山上,有一组队员

      1989年,来自西宁市湟中县的谢成发与其他30余名植树工一道,走进了西宁市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局的绿化区,成为了第一批南北山绿化人。但他却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9年。

      同一时期,一个叫魏民劳的陕西小伙背上行囊来到青海当兵。初见西宁,他感觉到的是绝望:“天呀,这里太干了!连多余的话都不爱说,不仅为了避免嘴里的干涩,也防止吸入突然扬起的沙尘。”2003年,这个“兵娃子”退伍后,几经辗转最后被西宁市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局任命为绿化区的负责人。从此他与谢成发结缘,在南北山上倾身绿化15载,硬是把自己从一个汽车兵培养成了种树“专家”。

      这片绿化区位于南山一处相对平缓的山坡,如今已经苍松翠柏、绿意盎然。但谢成发回忆刚刚来到这里时的情景却总会长叹一口气:“那时这里是一片荒山,只能看见稀少的黑刺。刚上山时,我们大规模种植的是黑刺等灌木。”而那时他们面对的困难并不少,有羊脑石挡路,更有盐碱等土壤问题横亘于眼前。

      而老魏则带着陕西口音向我们介绍道:“我来的前五年,主要种植灌木。那时候每天五点起床就开始到山上干活。灌溉条件不好,我们与周围其他三个绿化区合用一个灌溉用水蓄水池,只能错峰灌溉。那时候我们被分到夜间灌溉,为了保证存活率,大家就顶着夜色完成灌溉任务。那可以说是最难的五年。”

      2015年,这位“专家”退休了,但是带着对大山的不舍,带着对那些“树娃娃”的眷恋,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继续自己的绿化事业。这三年间,他将自己的补贴全部用于补贴植树工人的劳动保护用品;这三年间,他的身上又多出了几处大山留给他的伤痕;这三年间,他车内的膏药味变得越来越浓重。

      中午时分,老魏和谢成发等工人一同坐在山间的空地上,一边嚼着从住处带来的馍馍,一边说道:“最近五年,我们重点进行林分改造,逐渐用针叶树和阔叶树代替灌木,并进行低效林改造。十五年间,基础设施逐渐改善,我们可用的树种也在逐渐增多,而树木存活率更是从87%增加到了如今的99%。

      老魏站在山间道路上,望着一棵棵挺拔的青杨与苍翠的油松说道:“这种树啊,就像养孩子,只有用心才能长得好。因为用心,人和树之间的感情啊,就会格外深。”顺着老魏的目光望去,透过树叶间斑驳的缝隙,看见的是日渐美丽的西宁。

      其实,不知道有多少像老魏一样的绿化人,放弃了“功成身退”的契机,退休后继续坚守在南北山绿化的一线。就像老魏说的:“对这山有感情啊,都是在自己和工友们的努力下,看着它一天天绿起来的。我熟悉这山的脾气,了解这些树的特性,就留在山上再干上几年。等实在干不动了,再下山……”

      返程离开绿化区时,与一只啄木鸟不期而遇。啄木鸟悠闲地再车前飞着,与我们一同伴着山间美景前行,全然没有飞走的打算。老魏望向啄木鸟,笑得像个孩子:“树长得好了,鸟也都来了。他们好像能够读懂我们的世界,只要有绿化队以外的人来山里,他们就会来给我‘带带路’。”

      近两年,老魏的战友陆续回到西宁探望。他义不容辞地做起了“导游”,带着战友认识一个新西宁,也见见倾注了他心血的绿化区。战友说:“想不到,西宁已经绿意盎然了。再也不是原来那个漫天沙尘、口干舌燥的西宁了。”战友也羡慕他,那100公顷(1500亩)的绿化成就。

      是啊,没有人比他们能骄傲于南北山绿化的成就了。因为他们看着南北山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带着随时迸发的朝气;是啊,最熟悉那山上一草一木的是他们,因为每一个植物的茎叶间都流淌着他们的汗水;是啊,最爱这大山的也是他们,因为这里是他们奋战多年的战场,也是他们长期坚守的“家”。他们会站在山上凝望日新月异的西宁,他们将精力、汗水还有美好的年华,献给那一棵棵树木、一道道山梁,只因他们希望自己守护的城市可以更加美好。

      2015年,总面积1.8万公顷(27万亩)的南北山绿化三期工程正式启动,并计划于今年年底提前两年全面完成规划造林任务,南北山造林总面积达到3.44万公顷(51.6万亩)。29载的努力,南北山已经成为了西宁市的“蓄洪池”“滞尘器”。

      南北山绿化人的汗水与努力,终为西宁带来日益优质的环境,还有惊艳全国的成就。

      在南北山上,有一群“造绿”者

      “南北山绿化的初期,我们可种的树种大多数为沙棘、刺玫等灌木,后来开始种植云杉、油松、圆柏、青杨等乔木,到现在树种变得更加丰富了。不仅可以种植河北杨,就是苹果树、梨树、海棠树等小乔木也陆续试种成功。这说明,随着绿化的不断推进,西宁的气候条件逐渐改善,因此,可生存的树种也逐渐增多了。”西宁市林业局副局长王志带着一丝骄傲说道。

      郭祥世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南北山三期工程的一位植树工人,说起绿化他总会带着些许骄傲:“我今年已经67岁了,植树已有3年的时间啦!别看我是庄稼汉,但是种树还算是‘一把好手’。我种的树成活率都很高,大概有95%左右呢。现在看见我种的树越长越好,我特别高兴。”

      “造林工作不是靠嘴说,也不是照本宣科的事,必须要自己去实干,手要动起来,眼要看到每一个细节,脚步要走遍造林的每一块土地,只有完全的掌握了造林地的实际情况,才知道怎么能最快最有效的完成栽植任务。”大南山绿化组组长郑寿明的感慨更多些:“每当看到刮大风的时候,新栽的小树苗摇曳不定,我就生怕会被大风刮断树枝,我们林业人最害怕树林失火,要是看到着火,就像是点着了自家的房子一样难受。”

      这些南北山绿化人朴实而坚定的话语,却总会在不经意间激发人们的泪点,只因为他们身上那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没有水利设施,他们便募集资金一段一段地将水管铺上大山,浸润脚下的大地;没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们就用开水、馍馍填饱自己的肠胃、在简陋的住所守护大山;冬灌艰辛,他们就在寒冬的山间行走,将“生命之水”浇灌在代表希望的树木根部……人们说,在物质条件逐渐丰富的今天,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日益“罕见”。怎知,南北山的绿化人,凭借着他们身上的这股子精神,扎根南北山、唤醒南北山,也重塑了南北山。

      近30年间,西宁的南北山上建成了由62座泵站、2000公里管道、570座蓄水池组成的林灌网络系统,修建了251公里林区道路和128处瞭望台、检查站、管护房等基础设施,筛选出适生性较强的造林树种14种,适宜大南山的树种配置模式20种,形成了以乡土针叶树为主、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森林生态系统,形成了省市两级指挥部办公室主导,168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驻军、武警部队和部分个体参与分片承包,划分117个绿化承包责任区的绿化责任体系,探索出一套高寒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成功模式。

      2017年8月15日和16日,《人民日报》在一二版显著位置连续报道了西宁南北山绿化的实践经验。报道发出后,在省内外产生强烈的反响,南北山绿化,真正成为了青海生态建设工作中最靓丽的名片,成为青藏高原国土绿化史上浓墨重彩的精彩实践。

      2018年8月26日至2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西宁召开了全国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现场会议,实地考察参观了青海省西宁市南北两山绿化等国土绿化工程。

      南北山绿化工程,为西宁这座西北城市带来的巨变,惊艳了全国。但对于南北山绿化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努力惊艳了西宁人的生活,让西宁这座西北古城充满了“绿”动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一名普通的西宁市市民,我很惊讶于西宁这些年的变化。因为南北山绿化,西宁的气候越来越宜人,空气越来越湿润清新。我觉得这是西宁人最大的骄傲,也是西宁人对生态保护工作不可抹去的贡献。”西宁市行政审批局局长柴禄泮的话,道出了众多西宁人的心声。

      “每一年的暑假回家,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西宁的变化。不仅空气越来越湿润,风沙也几乎不见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家乡因为绿化越来越美,越来越精致了。从前,很多人希望通过读书走出青海,而我愿意在大学里充实自我然后回到西宁。”正在山东大学读书的李莹说到家乡的变化,显得格外激动。

      “曾经,我们羡慕外面苍竹翠柏的世界;现在我们西宁也拥有绿意盎然的青山了。我想每个西宁人都知道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也都应该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参与其中。我相信,未来的西宁会越来越好。”作为一名网络编辑,从外地毅然辞职回到家乡的唐艳艳说道。

      每一个西宁人,都在感慨西宁的渐变的;每个西宁人,都看到南北山在近30载光阴里的绿色变迁。西宁的变化,生根于在一锹又一锹铲出的泥土中,成长在一棵又一棵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如约吐绿的树木间,成就于一个又一个林业人质朴的努力和纯粹的情感里……是南北山上绿叶掩映的光阴故事,成就了西宁这座古城新的生机。

      因为这成功来之不易,所以让人倍感怜惜;因为这成功难能可贵,所以需要倍加珍惜;因为这成功可为镜鉴,固谓功成。

      这是西宁南北山,包围了西宁也孕育了西宁;这是挥洒着数万人汗水、寄托着无数人希望的南北绿化人,用29载光阴,送给西宁一个“律动”的青春——绿意盎然、动感无限、青春洋溢、活力十足;这是披上绿衣的南北山,伴着昂首阔步的西宁,一路前行……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