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俞孔坚:世界疫灾给景观设计师提出了一个永恒的考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06  来源: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窗外,看似不真实的风景——古老的村庄依偎在自然的怀抱之中,和谐平静——实际上已存在了一千多年。在江西省婺源的一个偏远村庄——赋春巡检司,避疫中的我突然意识到,过去我们在大都市中的生活竟然是一场误会。

  类似COVID-19的世界疫灾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然而,这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有更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于我而言,最重要的认识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次世界疫灾告诉我们,企图掌控自然的人类是多么的傲慢自大。大自然的真正力量远远超乎我们的认知和想象。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病毒比我们在天空中看到的星星还要多。这就是为什么在大自然面前,我们要始终保持谦卑。

  这次世界疫情也让我们反思,人类引以为傲的许多丰功伟绩,实际上是多么的无知甚至可笑。我们建造的摩天大楼,宏伟的纪念碑蔓延的城市,和用以阻隔自然的坚不可摧的防护墙,却最终都成了禁锢人类自身的监狱。

  疫情期间,我们体会到了与自然分离的痛苦。对于城市中千百万的禁足居民而言,拥有片刻的自然突然变得奢侈起来。中国安徽省政府解除封禁的第一天,黄山——中国最具标志性的自然景观——便挤满了游客,他们在大自然中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第二天,由于担心COVID-19复发,政府被迫再次关闭了景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意识到,人类无法承受失去自然、与自然分离的命运。

  这次世界疫灾给景观设计师提出了一个永恒的考验,让我们重新审视:如何为自然争取更多的空间,同时又能保持人类与自然在情感和身体上所需要的联系,(从纯粹自利的角度)利用并享受自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

  4月中旬,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COVID-19已经让全球15万多人失去了生命,其中绝大多数是我们父辈和祖辈的人们。我的同志和好友迈克尔·索金(Michael Sorkin),一位享誉全球的城市学家和建筑师,他也是这场灾难的不幸者之一,他的去世让我深感悲痛。没有人知道最终会有多少人失去性命,但是我们都知道世界将不再如夕。让我们共同反思: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此缅怀在最近几个月中不幸去世的同行先辈们。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