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环保部启动三大区域环境评价 绿色转型获关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02  

  环保部10月27日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将根据环境质量控制区域行业、产业发展规模。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10月28日报道,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任崔书红坦言,作为我国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近些年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过度开发严重,目前区域环境已处于全面危机阶段。

  崔书红表示,三大地区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能够占到全国的30%以上,单位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倍,具体看,京津冀是目前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同时,流域水污染严重,海河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长江干流水质持续下降,地下水超采严重,珠三角地下水水质极差的监测区域占到了69%。

  同时,土地集约开发程度较低,导致环境容量愈发不足。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已经没有可以利用的陆域土地资源,珠三角城市绿地比例达不到10%的最低要求。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表示,必须利用规划环评作为门槛,从源头上拦住无序开发。

  潘岳表示,破解三大区域资源环境制约的关键,是如何合理调节区域开发的规模和强度,在三大地区的战略环评中,简单说就是严守空间红线、总量红线、准入红线等三条铁线,根据环境质量来分配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使重点产业发展规模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严控无序开发,守住生态空间的底线;确保生态空间性质不改变,面积不减少,格局不失衡。

  潘岳也坦言,由于缺乏追责机制,目前规划环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落地,更难对地方形成刚性的约束。今后,环保部将对建设项目“未评先批”“未批先建”严格追责。

  潘岳表示,最近正在对河北、内蒙等16个省的化工园区涉危涉化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环评专项检查,尤其是检查化工园区(港区)是否开展了规划环评、环评要求是否落实,是否有环境风险和整改计划。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