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清远为城市发展划定生态控制线。近日,《清远市城市规划区生态控制线规划》(简称《规划》,下同)获得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复。《规划》显示,清远市全市生态县比例为71.29%,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清城区及清新区,总面积约3605平方公里,规划区规划生态控制面积占规划区总面积的61.25%,其中中心城区生态线比例为50.27%,清新区北部四镇生态线比例为73.16%。
中心城区为清城区全区及太平镇、太和镇、三坑镇、山塘镇和笔架林场,总面积1876平方公里;清新区北部四镇为清新区禾云镇、龙颈镇和浸潭镇,总面积1729平方公里。
规划
构筑独特的生态安全格局
《规划》显示,规划区将根据相关规划和市域生态资源现状,构筑生态安全格局。
据悉,中心城区内的生态资源规划形成“一环”、“二屏障”、“三廊道”、“四山体绿楔”的生态资源格局。
“一环”即环城绿带,由广清高速公路防护绿带及耕地、飞来湖公园、中心城区北部的自然山林带、飞霞风景名胜区、武广高铁控制绿带、中心城区南面的保留山体共同构成基本围合的环城绿带,绿带宽度一般达到500米,形成城区的“绿色的屏障”,避免城市向北与清新县连片发展,向其它方向无序扩张,同时为市民提供更多贴近自然的休闲、游憩场所和减灾、防灾空间,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塑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和景观。
“二屏障”即市区外围的南北两条城市生态屏障;“三廊道”即北江生态廊道、大燕河生态廊道、自然山林廊道;“四山体绿楔”为笔架山绿楔、飞来峡绿楔、回岐山绿楔、王子山绿楔。
清新区北部四镇规划形成“一轴”、“两心”、“多片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一轴”由滨江河及其滨河景观带构成;“二核心”为清新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桃源燕子岩市级自然保护区;“多片区”则由区内山林地构成。
《规划》还对生态用地进行细分及规定用地面积和范围,分为生态保育用地、休闲游憩用地、安全防护用地、垦殖生产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