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 正文

仇保兴:发展海绵城市 解决水浸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4  

  “广东应该率先实现低碳文明发展。”随着低碳城论坛召开,绿色发展、低碳转型成为热门话题,17日,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接受专访,在仇保兴看来,深圳在绿色建筑和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已率先发力,未来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的低碳转型发展值得期待。而思维转变成为转型路径中的关键,政府需在城市绿色治理中变得更加“聪明”,改变以往大工程模式,调动每一个微观个体参与节能减排。

  此外,对于楼盘开发中的绿色建筑热潮,仇保兴提出,目前一些建筑开发商出现两极误区,一是打着绿色旗号增加楼盘知名度的“伪绿色”,另一个则是走入“绿色误区”,以全封闭、恒温恒湿等设备增加高昂的建筑成本。“用高碳的手段来讲绿色本身就不绿色。”

  谈绿色转型

  深圳绿色建筑与绿色产业具备先发态势

  17日的主题演讲环节,深圳市长许勤向与会者详细解读了深圳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在专访中,仇保兴对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的低碳发展颇为关注,他对绿色建筑和节水减排等领域的数据娓娓道来的同时,对广东特别是深圳的低碳转型发展充满期待。

  “广东应该率先实现低碳文明发展。”仇保兴认为,广东省具有优越的天然条件,应在低碳转型发展中发挥好优势。特别是年轻的特区深圳,这座城市的绿色转型正在“进行时”。

  在仇保兴看来,深圳绿色转型发展具备三大优势:首先是绿色建筑的发展,他了解到,全省约八成绿色建筑坐落于深圳,深圳已经无愧于绿色建筑之都的称号。其次是绿色产业,目前深圳大量创新企业都为轻型产业。再次,不同于北京和上海,深圳独特的多组团城市框架,让城市与山体河流融为一体,为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基础。

  数据显示,近年来深圳的确正在加速迈进“绿色时代”。截至2014年底,深圳市已有208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建筑面积超过2100万平方米,其中2014年新增94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建筑面积988万平方米;有19个项目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6个项目获得深圳市铂金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3个项目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

  谈城市治水

  打通城市“毛细血管”让每个家庭参与节水

  不过,广东尤其是深圳在绿色先行发展之路上也充满挑战,仇保兴认为,其中思维的转变至关重要。

  2015年深圳两会期间,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多次提到深圳城市内涝的治理问题。城市治水的新概念“海绵城市”也被仇保兴着重提出。

  “我们未来的一个挑战就是城市水的短缺、水生态的破坏,以及城市的内涝越来越严重。”仇保兴认为,城市的水问题,要靠城市自身去解决。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