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圆明园如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5  

观丰榭遗址

  2016年10月至今,为配合圆明园如园遗址保护、利用与展示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圆明园如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如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完整的园林布局、路网系统、御笔石刻惊艳亮相。

  如园位于长春园宫门区东侧,东、南均倚长春园外大墙。如园景区内除点景假山外,西侧、西北侧、东侧均有山围合。除西侧宫门外,在东北部还有平台码头和道路与外围景区相通。

  如园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基本建成,仿自南京瞻园,即明代中山王徐达西花园。嘉庆年间进行过大规模重修。重修后的园林建筑包括延清堂、含碧楼、芝兰室、挹霞亭、静怡斋、锦縠洲、观丰榭、听泉榭、引胜斋和新赏室、翠微亭、搴芳书屋、云萝山馆、清瑶榭、撷秀亭、香林精舍、可月亭等。

  遗迹包括建筑遗址、假山、道路等。

  延清堂遗址延清堂是整个如园景区的正殿,前后均有月台,后月台处还设有码头。大殿前俯清池,可观赏荷景;后有湖,可乘船出游。

  遗址保存较好,尚存台基、月台、散水、柱础及部分室内铺地砖。

  延清堂面阔五间,计19.4米,其中,明间面阔4.2米,次间面阔3.8米,稍间面阔3.8米。进深三间,计16.6米,其中,第一进5.1米,第二进5.1米,第三进5.1米。四周有廊,廊宽1.65米。

  延清堂台基高1.1米,有土衬和陡板组成,均石质。陡板石厚0.7米,高约1米,长度不等,有3.8米、4.18米等不同规格。陡板石内侧背有砖石金刚墙。台基外有散水。散水由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石块铺砌,呈冰裂纹外观。台基西南角和东南角有堆积的山石作点缀。台基南原有踏跺,位于台基正中,宽约4.6米,被彻底破坏。大殿南月台长20.2米,宽8.1米,南半部有5组砖砌磉礅。北月台长12.3米,宽9.3米,北有码头。

  大殿台基上尚存柱础26个,两种规格,檐柱柱础规格为0.85米见方。金柱柱础规格为0.9米见方。殿内的铺地砖尚存,有金砖和粉彩瓷砖两种类型。铺地砖之下为干沙层,砂质细腻、纯净。干砂之下为三合土。这种墁地做法印证了文献记载的金砖墁地不用泥,而用干砂或纯白灰。在同一大殿内出现两种铺地砖,推断是出于实际功用的不同,瓷砖是为了便于取暖,殿内应当设有暖阁。

  观丰榭遗址位于如园东侧山体正中最高处。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初建时为殿宇,名观云榭,窗户安装玻璃。嘉庆朝重修时,改为敞厅,易观丰榭。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