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武汉移民村种200万株银杏 老挝公司发来5000万意向订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18  

  刚入10月,黄陂区新博村200万株银杏的树叶就被抢收一光,200多吨鲜嫩的银杏叶,分袋装好,被发往国际市场。

  10月13日,当记者走进新博村苗木基地时,这里依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又有8万株白杨树苗被预订,10月底将交货装车发往老挝。

  新博村是武汉南水北调移民村。七年前,当122户移民从十堰丹江口水库搬迁至此时,这里有政府为移民们新盖的农家别墅,有大片的土地。摆在村民面前的,是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

  七年后的今天,200万株银杏连片而生,1200亩的苗木林生机盎然。新博村全力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出一条以银杏为主导的苗木种植产业化道路。2016年底,村集体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48万元。

  全村苗木种植大户黄瑞峰,是全市青年创业能手,被称为以银杏叶起家的农业电商。“银杏全身都是宝”:树果可食用,树叶能制药,树根能入药,成片的银杏林还能高效除雾霾、改善生态环境。

  2011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黄瑞峰成立武汉丰久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借助原来在老家种植苗木的经验和技术,结合移民安置的优惠政策,从事苗木种植、销售,承接绿化工程等项目。

  五年时间,种植品种扩展到银杏、桂花、香樟、枇杷、广玉兰、大叶女贞、红叶石楠等。2013年,又成立合作社,陆续接纳16户社员,苗木基地总面积达到1200多亩。

  在产品销售上,黄瑞峰通过市移民局及团市委主办的“南水北调”移民电商创业培训,利用互联网+,与阿里巴巴、百度等网站合作。通过互联网累计销售各类苗木600万株。今年8月,通过互联网,合作社与老挝一家公司签订了5000万元意向订单生产合同。

  据了解,目前,新博村正拿出苗木基地一产种植、二产增值到三产旅游开发的全方位整体规划,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200亩规模的四季特色水果采摘生态园。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