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大讲堂 » 正文

探讨:风景园林的内涵与外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13  

  中国在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常现象,引起了很多人对环境、对城市病,以及多种社会、经济、教育、伦理等方面的担忧。风景园林近些年看似很潮的发展,实则一直在疲于应付各类工程的需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生态文化、生活品质等问题。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陷入重复犯错,华而不实的怪圈?我们常常以生态的名义破坏生态,以人民的名义干扰百姓的生活……我们创造了很高的GDP,可是怎样才能把经济上的繁荣转化为幸福感,造就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社会?看来未来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难。

  作为一个行业,我们的过去似乎缺少些高度,也忽视了些结构性问题,以至于在这个怪圈里难以自拔!要走出这种境地就需要从根本入手,敢于面对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实质上我们需要一个自省并重新定位的过程,才能更好地使行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探讨:风景园林的内涵与外延

  由于历史的原因,风景园林一直是处在城市建设各行业的底层。规划在上,交通先行,建筑为主,经济优先,最后是景观打补丁。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服务对象上都把风景园林局限在了城市中的小块绿色空间里:做自己的艺术,做自己的生态,做自己的文化……在行业基本构架上缺少一个明晰的形象和发展思路。这是对行业最大的制约,因为这些小块块完全受制于规划、建筑、工业和经济的固有思维模式,使我们无法走出怪圈。在那些小小的地块里,你精心创作的艺术被周边的道路碾压,被那些无趣的建筑映衬得无言以对;你想要做的“生态”都是些支离破碎的脏器,毫无生命气息:水流不通,风吹不进,大树靠吊瓶生活,小树越长越老……文化已然成了空话。

 
 
[ 学习培训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学习培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