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先行
在龙湖,讲究“园林是建筑的第一层外立面”。通常都是项目未动,园林先行。
而且,在强大的客研体系支持下,对于每一个新进入的区域,研发人员都会深入研究该地区特征、自然环境、植物种类以及当地人的偏好,再据此来确定每个项目的园林风格。
在龙湖,研发会议均必须有项目经理参加,根据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对产品进行创新、改革,想办法解决问题。
据相关人员介绍,龙湖的景观设计师在决定如何打造某项目的园林之前,要做很多调查、研究工作。
比如设计龙湖杭州滟澜山景观以前,先在周边找了几个公园,从白天蹲点到晚上,持续2到3天,观察那里的人群以及活动方式,然后和他们做交流,询问他们理想的公园样子,然后把得来的灵感在后期景观设计中融入进去。
全冠移植
龙湖景观的亮点,很大部分功劳来自树木的全冠移植。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都开始采取这一方式,但龙湖的全冠移植标准尤其严苛。
举一个龙湖绍兴柯桥项目的例子:为了移栽一棵冠幅达10米的杨梅树,首先要在这棵树前开条路,并观察好大树运送到小区的路线;取树时要保留树的全貌,然后拉上平板车固定住;路上还要避开一些高压线和障碍物;为了减少扰民,提高运送效率,一般都是深夜搬运。
而且在栽树时,也没那么容易。因为一棵树的观赏面是360度的,为了保证社区中每一株树各个角度观赏起来都是最美观的,甚至会动用起重机把大树吊起旋转,同时派四个工程师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等达到最佳角度时再放下来栽种、回土。
这样处理下来,有时候一天甚至几天只能种一棵树。
据介绍,为了使全冠移植的成树能够顺利度过放根、驯化、移栽、保活等过程,保证成活率,龙湖以同纬度选树为原则,横跨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建设大型苗圃(目前已经有9个苗圃基地)。
五重景观
龙湖是最早在地产业内提出“五重立体景观”造园理念的开发商之一,也因此而获得了“中国造园大师”的称号。
所谓“五重景观”,即是利用木、乔、灌、花、草五重植物,形成纷叠交错的立体绿化景致。
第一重,高7-15米、胸径20公分、冠幅5-10米的大乔木,如法桐、国槐等,勾勒天际;
第二重,高4-5米的大灌木、小乔木,如玉兰、木槿等,增添层次;
第三重,高2-3米的中灌木,如碧桃、紫薇等,点缀其中;
第四重,花卉、小灌木,如迎春、锦带等,是层次最为丰富的部分;
第五重,草坪、地面植被,如菊类、景天等,供人近赏。
各种高度和层次的植物搭配起来,构成一个立体的景观园林。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龙湖在造园时将物理层面延伸至感受层面,不仅考虑到植被的视觉层次、叶色质感、树形冠幅、四季色彩的搭配,甚至关照到植物的香气、鸟类昆虫的习性,打造出景观和生态的多样性和宜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