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大讲堂 » 正文

互联时代城市设计变革的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02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掀起了世界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造城运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快速城市化使城市设计迎合资本扩张的“高大上”,使城市满城尽是CBD、景观大道、行政中心,城市尺度失衡,生活成本飞涨,传统城市设计所关注的空间、秩序、句法、片段、场所、模式语言,在野蛮生长的中国城市面前无所适从。作为创新源泉的青年才俊在畸形的城市中沦为屌丝、蚁族、北漂等一系列非常态生存方式,他们被利益固化空间格局埋下了城市族群对抗的种子。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世界迈入互联网时代,人的生存方式面临深刻的变革,城市设计又一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它不可避免要回答中国城市在转型期、互联时代如何实现自我变革。城市设计核心由空间设计转变为创新人的城市体验,具有“一个回归与三大变革”的时代特征。

  城市转型的精髓是由规模增长走向品质发展,城市设计与规划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主角是人,是生活方式,它追求永恒价值,关注人居环境。城市设计应重新回归到关注人的体验,人的需求,这是对传统以产业、人口、资源生产方式为逻辑所制造的恐龙城市的反思,速度一旦长期漠视品质必然会失速,文化破碎、社会冲突、创新枯竭成为城市难以回避的宿命。

  城市设计一度在国家新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集体失语时,便宣告了城市设计不再是中央政府宏观政策,而成为地方城市的竞争事务,这对于城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城市设计空间主题要从“高大上”回归到关注孕育城市创新的非主流空间,包括城中村、市场、公园、仓储、工业园、老旧街区等一系列低成本空间的城市设计,推进空间不断更新,打破严格分区、利益固化的藩篱,设计人的城市而不是资本的城市。城市设计从空间产品让位于时间体验,那些拥有卓越城市体验的城市将脱颖而出,正如信息时代产品体验决定生死,苹果、阿里巴巴无一不是在关注客户体验中笑傲江湖。

  传统城市设计的图底、关联与场所三大理论无法阐述互联时代实体城市与虚拟城市的互联,城市在虚拟中完成交往、消费、关怀,网络像空气和水一样,每个人的位置信息、购物信息、交往信息源源不断进入云端的大数据,谁掌握了云端便决定了新市场的游戏规则。城市设计面临三大变革。

  变革之一:尺度无界,空间图底日益融合

  曾经是城市设计金科玉律的出行半径、服务半径的面临巨大挑战,今天我们面临一场彻底改变人群间交往尺度的信息革命。从脸谱到微信、从京东到天猫,人群完全被解构到圏、群、场中,社交圈尺度遍布全球,涵盖消费、教育、生活等一系列领域。我们曾被史诗般的机器尺度的明日城市所震憾,我们又被告之尊重复杂性与矛盾性回归到后现代人的尺度。今天当我们面对云时代,物联网、轨道网与城市智能的技术革命,“天涯若比邻”形象地诠释了城市尺度的巨大变革。

  变革之二:部落为王,空间关联秩序让位于时间事件安排

  维系城市的社区犹如信息时代的过时的pc孤岛,逐渐分崩离析,教堂、学校、宗祠、政府这些传统维系社区单元的中心面临新型网络部落的冲击,人生活在云端,购物消费形成一组组互联部落,任何事件可在远隔千里而组织发生,亚马逊、阿里天猫、QQ取代沃尔玛成为时代的图腾,我们可能不认识邻居,但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社交圈的一个客户端,一起交往、激励、关怀。城市空间不再重要,人的体验将会形成一系列场所链接,不再被安排,没有体验就没有设计。各种风起云涌的占领活动,如华尔街、中环从一个侧面反映社区、界别等熟人社会的解体。

  变革之三:卓尔不群,场所精神只有单一纯粹甚至偏执才能生存

  集体记忆中的场所在大数据云生存时代逐渐消逝,专注于模块化的场所转型才能在点击率方式下传承。各类场所选择取决于网上搜索的细分点赞排序,场所价值变成一个个门户、网址和标签,大而全的场所让位于小而精的个性空间模块。正如米其林、大众点评网、赶集网正在重塑一系列场所价值。

  互联时代人们的城市存在方式是时间序列事件体验,而不再是空间序列产品。城市设计将游离在实体城市与网络城市之间并打通链接,城市场所在体验中变成一个个门户,城市设计将场所按互联时代的体验方式被无边界重组,空间组织演变为每个圈群在拓展着自己的城市地理版图,传统城市空间将蜕变成平台或管道硬件,内容体验将成为决定空间生死的关键。一个城市空间一旦被互联生存所边缘,她的衰败指日可待。

  大风起兮云飞扬,转型期云时代的中国城市设计变革正在拉开帷幕!

  本文转自中规院深圳分院30周年院庆系列丛书《城事论道》的主题笔谈部分。

  作者:方煜(中规院深圳分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 学习培训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学习培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