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大讲堂 » 正文

专家解读京津冀规划:北京定位不变 天津有调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7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尽管全文还未公布,但是这一消息已经给外界展开了足够多的想象空间。

  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会议强调,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要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结合调控北京市人口规模。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规划纲要》的出台,北京、天津、河北还是比较兴奋的,意义也非同小可。”《规划纲要》具有里程碑意义,说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京津冀的合作也开始步入实施阶段,对于促进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加快发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哪些?

  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什么是北京的首都功能?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要求,指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什么是非首都功能?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国平认为,非首都功能主要是指部分相对低端、低附加值的经济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毕竟北京不仅仅是一个首都,还有2000多万人口,不能把经济功能都疏解掉,所以经济功能有必要存在,只是将影响首都正常职能发挥的产生污染的传统制造业和一批中心城区批发市场等往外疏解。

  据记者了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上,各地曾各执一词,意见不一,都想为本地争取更高的地位和利益。

  “京津冀的关系,说到底,不是三方关系,而是中央与京津冀四方的关系。没有中央参与,结果就很难预料。”河北省委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薛维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有高层出面显然更加容易协调。

  自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到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规划纲要》,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

  “(这个时间)算是比较快的。因为涉及到跨行政区,利益关系都要反复征求意见,要花比较多的时间。”李国平说。

  有媒体报道称,《规划纲要》由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织编写,该领导小组下的办公人员由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发改委副主任,以及交通运输部、环保部、民航局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而编写《规划纲要》的保密程度也前所未有,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规划纲要》编写时进入了高度保密阶段,即便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相关地方只能看到涉及各自相关工作的部分,无法得知其他内容。

 
 
[ 学习培训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学习培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