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长沙通过“三年造绿大行动”完成绿化建设面积34500公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3  

  2016年端午节,望城区大泽湖街道的吴龙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一条信息被朋友们不停点赞,这条信息说的是吴龙老家门前新增的一条美丽林带。吴龙家门口的变化只是长沙“三年造绿大行动”成效的一个缩影。造绿大行动以“十大”绿化工程为重点,营造出了让市民出门见绿的美景。

  始于2013年年底的三年造绿大行动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景色的改变,还大大推进了“绿色城市”建设的步伐,给市民群众带来了弥足珍贵的绿色福利,让幸福感和获得感“指数”飙升。

  理念

  建生态环境最好的宜居宜业城市之一

  2013年,长沙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此时长沙的城区面貌相比之前已经大为改观,但与其他许多大城市一样,长沙中心城区寸土寸金较少造绿植绿,城郊结合部乱搭乱建、黄土裸露、灰尘满天。在长沙二环线周边,存在着大片的棚户区、堆放场、仓储地、取土区,立交桥周边脏乱差区域也不少。长沙火车南站周边片区由于工程建设的原因,绿化缺少,主要出城口干道和高速公路、铁路两厢缺少环城林带、绿色廊道。

  此时的人民群众除了要求经济健康发展,对生存环境和幸福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如何加快建成“三市”,如何圆长沙人民的“小康梦”、“两型梦”、“幸福梦”?2013年9月举行的中共长沙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此有了回应。作为回应之一的造绿复绿工作就被提上了日程。

  “造绿复绿的宗旨是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多高品质的绿化福利,为民、利民、惠民。今天的造绿,就是这座城市明天的宝贵财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的话道出了长沙开展造绿复绿的初衷,他更是多次前往造绿复绿项目建设现场进行指导。

  紧接着,三年造绿大行动计划正式出炉。这一行动提出了很高但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到2016年末全市实现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到50%(含湿地),把长沙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宜居宜业城市之一。

  “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品质长沙建设,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而作出的重要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多次在推进会上明确要求,不搞短期行为,不搞形象工程。

  根据《长沙市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总体方案》,长沙将通过“十大工程”的实施来实现美好蓝图。在蓝图的指引下,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造绿复绿的热潮。各县(市、区)将三年造绿大行动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来抓,重点抓好“十大”绿色示范工程,分条块明确了各乡镇(街道)与有关部门的责任,细化任务分解,保障工作扎实推进。

  数据

  近三年完成绿化34500公顷

  实施造绿大行动不仅仅关乎形象、关乎民生,更关乎每一个长沙市民的生活。为了顺利推进三年造绿大行动,长沙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并严格执行。

  全民参与营造了大行动良好氛围。在长沙市的主要道路、造林工地和广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处,到处悬挂着宣传标语;绿化宣传资料及时送到长沙市民的手中;报刊、电视、网络开展评选活动营造氛围,充分激发市民造绿的参与热情。

  创新机制提高了造林绿化的质量。全市各地积极探索多种发展形式,全面落实造林绿化用地。同时,市县两级建立健全了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政府主导,以点带面,以奖代补,带动各方资本的投入。

  考核问责保障了造林绿化的成效。市委、市政府建立了造绿工作督查机制,派出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指导造林绿化工作。三年造绿大行动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市县两级绩效考核范畴。

  长沙市造绿复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长沙绿化建设的各项指标逐年递增。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8%。

  截至2016年6月,长沙已完成绿化建设面积34500公顷,其中,建成区新增绿地2015公顷,新增公园绿地1066公顷。“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城市新画卷在长沙已经初现轮廓。

  2016年,长沙再次铺排包括环城绿带生态圈、磁浮生态绿带走廊、“千园之城”等在内的造绿复绿项目408个,伴随着包含“一环、九园、十二区、二十八点”的环城绿带生态圈的合拢,城市绿化效应将全面显现。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