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论文 » 正文

试谈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1  
      摘要: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城市滨水景观的独特地位正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世界各地掀起了滨水景观设计开发与再开发的运动。 
      关键词:滨水城市;城市生态环境;滨水绿带;生态化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无疑是最综合、最复杂,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类,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陆地景观规划设计和水环境规划设计,还有水陆交接地带和濒河、濒湖湿地规划等,这样与景观学中“景观场地规划”、“生态景观学”关系非常密切,而这两门学问正是现代景观学内容中的核心内容。 
 
      同时,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深化,滨水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因为“滨(沿)水地带”对于人类有着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持久吸引力,例如:中国有水有湖的城市——杭州、昆明、芜湖、武汉等;有海的城市——青岛、威海、三亚、日照等都成了中国居民最向往的旅游和生活的城市之一。它给人们提供了远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给人们带来了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机会。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人们的关注。 
 
      借鉴总结国内外滨水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开放空间与滨水景观的联系 
 
      城市滨水区多呈现出沿河流、海(湖)岸走向的带状空间布局。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通过林荫步行道、自行车道、植被及景观小品等将滨水景观联系起来,保持水体岸线的连续性,在适当的地点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设置城市地标或环境小品。将这些点线面结合,使绿带向城市扩散、渗透,与其他城市绿地元素构成完整的系统。而且也可以将郊外自然空气和凉风引入市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车行道等皆可构成水滨通往城市内部的联系通道。同时在这条景观带上可以结合布置城市空间系统绿地、公园、营造出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 
 
      二、滨水景观的空间环境 
 
      1、滨水景观空间环境中滨水区域沿岸建筑的形式及风格对整个水域空间形态有很大影响。 
 
      滨水景观是向公共开放的界面,临界面建筑的密度和形式不能损坏城市景观轮廓线,并保持视觉上的通透性。在滨水区域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注意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并在沿岸布置适当观景场所,产生最佳景点,保证在观景点附近,能够形成较为优美、统一的建筑轮廓线,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2、建筑造型及风格也是影响滨水景观的重要因素。 
 
      滨水景观作为一个较为开敞的空间,沿岸建筑就是对这一空间进行限定的界面。当观者在较远的距离观看时,城市轮廓线往往成为最外层的公共轮廓线,时剪影式的,缺乏层次的;而当视距达到一定范围内,建筑轮廓的层次性便显得极为重要;在近一些视点往往使观者对建筑物的细部甚至广告、标识和环境小品都一览无余,城市景观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轮廓线。具体到单体建筑的设计上,要与周围建筑有所统一,如相同高度上的挑沿,线脚等。 
 
      三、滨水景观沿线绿带的设计 
 
      滨水区域空气清新,视野开阔,视线清晰度高。一条滨水绿带仅仅一条线不会给城市带来全面的美化,通向滨水地带的“通道”,应向滨水地带延伸,在滨水区域沿线形成一条连续的公共绿化地带,并强调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水体的可接近性及滨水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创造出市民及游客渴望滞留的休憩场所。 
 
      1、场所的公共性 
 
      要是这条绿带真正成为市民喜欢的公共场所,成为全体市民的公共财富。必须防止各种圈地现象,使市民不能进入,妨碍公共活动的自由性、连续性,对形成优良的城市景观与观景公共绿地造成极大障碍。 
 
      2、功能的多样性 
 
      滨水区应提供多种形式的功能,如林荫步道、成片绿茵休憩场地、儿童娱乐区、音乐广场、游艇码头、观景台、赏鱼区等,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 
 
      在组织滨水区景观时,要做到点线面线结合。点——在这条线上的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小品、古树;线——连续不断得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贯通脉络;面——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的活动绿化空间,如中心广场、公园等。这些市室外空间可与文化性、娱乐性、服务性建筑相配合。 
 
      3、水体的可接近性 
 
      亲水是人的天性。留恋与水天之间,徜徉在余辉之下无疑心旷神怡的大乐事。但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设有防洪堤、防洪墙等防洪公共设施。这些设施可采用不同高度临水台地的做法,如美国芝加哥湖滨湖景观设计,按淹没周期,分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筑的高台地三个层次,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4、环境保护与生态化设计 
 
      水的质量是滨水域开发的关键,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开发都是从河道清污、净化水质开始的。四川成都的府前河综合整治工程就是以防洪、治污、绿化、文化、安居、道路网六个子项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目标的融合,形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由中、美、韩三国的水利、城建、环保、园林和艺术家共同设计建造的活水公园,是一个以水的整治为主体的生态环保公园,受到污染的水从府南河抽取出来,经过公园的人工湿地系统进行自然生态净化处理,最后变为“达标”的活水回归河流,不仅丰富了府南河沿岸景观,而且促进生态环保概念在市民中的普及。 
 
      在滨水植被设计方面,应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绿化应多采用自然化设计,植被的搭配应尽量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这样不仅在改善城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为城市提供了多样性景观和娱乐场所。另外,增加软地面和植被覆盖率,种植高大乔木,以提供遮荫和减少热辐射。 
 
      四、设计综合性原则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对滨水区域的分析不是某单一学科所能解决,也不是某一专业人员所能完全理解并作出合理的决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景观规划者、土地和水资源规划者、景观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生态学家、地理学家等。 
 
      此外,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在开发过程中,还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与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保护和突出历史建筑的形象特色,以人为本,让全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滨水的乐趣和兴趣。由于城市滨水区场所意义内容多样,我们可以从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中发掘,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色。

      (转自: 园林学习网   作者:单小眉,徐晓鲁 )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