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科技 » 正文

大学城校园规划设计探讨——对于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大学新校区的规划比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28  

大学城校园规划设计探讨

————对于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大学新校区的规划比较

重庆大学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占地2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依山傍水,树木葱郁。计划入驻大学15所,教师、学生人数15—20万人,将以其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开放式现代化的风格,成为西部地区的高级人才教育基地。随着各式大学的进入,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不同的校园规划设计。
学校要对学生要进行德育、智育、体育,而且还要进行美育。后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志趣,也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正处于知识迅速膨胀的时代。为此,得“充分利用人际交往、情绪感染、感觉训练和其他专门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①学校的规划设计也要为“人际交往”和“情绪感染”创造条件。大学除了教学、科研还要为社会服务——业务的咨询和提供信息,生产和科研的协作等等。各专业之间的交往、交流,跨学科的选读,使不同学科交叉、渗透,以之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有利于各个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学生在参加这方面活动的时候,也是训练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很重要的时候。故此,学校的规划都需要为此创造条件。所以我认为在大学城校园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上,目前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
1.    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2.    为获得更舒适和方便的环境,而发挥绿化的全部潜力。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在前者限定的条件下,如何达到后者的要求。
这样就让我想到两所离我最近的学校,同在大学城的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大学新校区的规划。
四川美术学院是一所专业的艺术院校,新校有1000亩地,总体目标是为了打造重庆市大学城中集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产业服务、文化艺术市场为一体的人文艺术中心,建设成为校园人文化、环境生态化、景观艺术化、信息数字化的特色校区。 四川美术学院在规划中多次提到“十面埋伏”的概念,就是并不将原有山地推平,而是就地势而建,将房屋建在山谷中,景观以坡地生态为背景。整体的校园规划按“生态化、园林化、大空间、低成本”的五大要求,特别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维护原始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美术院校的学生,其学习方式和学习规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每一个建筑都是根据美院学生的规模来进行设计的,但是每一个建筑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随时随着学院规模、形式的发展而不断再生、再建。并且在建筑上尽量保持土建原貌,注重色彩的搭配和整体效果。美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室是一种类似厂房的建筑,校园内部甚至可以保留部分农田,以满足纯艺术专业如油画、雕塑等的写生需求。

重庆大学是重庆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重大大学城校区用地3670亩其中,2628亩为教学用地,1042亩为教职工住宅用地。该校区与沙坪坝的主校区距离约15公里。浅丘地形,视线开阔,自然环境良好,蜿蜒虎溪河沿校区南边界流过。另外,校区内还规划有约300亩的生态公园——松林公园。重庆大学为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其虎溪校区到2010年就基本建成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现代化、园林式的一流校园。校区内环境优美、校园内枝繁叶茂,草坪、小树林、湖泊在期间点缀着。各类教学、生活、运动设施齐全先进,已经成为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重大的校训“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显示了这所工科院校的特点。同样它的校区规划设计也为了满足各类学生而营造了独特的空间感受。

 

对于这两所培育人才方向不同的学校,我对我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对重大进行两次考察后,就以上两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首先,校园的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由只重视“读书——课堂”,单纯传授知识,近乎“书斋”式的概念,转变到还须重视人与人、人与环境、学校与社会等相互关系的概念。即要创造学生之间交流、“诱人”相互交往的室内室外空间、学校环境对美育的功用以及高等学校与外校方便的联系。这些交流的问题的解决在规划层面来说主要可以放在校舍的布置和组合问题上。“近年来,欧洲新建的大学较多的使用所谓‘鱼脊’式的布局把一系列标准单元的单体建筑物串起来。国外另一个布局形式是网格式,整个校园用统一的模数划成网络式,建筑物按网格组合,有利于标准化和扩建。又丹下健三都市·建筑研究所规划和设计的巴林麦纳麦波斯湾大学(图1)及约旦亚莫克大学(图2),有的在东西和南北两条轴线上分别布置不同功能的房屋,‘以轴分区’。”②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学校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划(图4)④这些规划布局形式都有启发性。而同处大学城的重庆大学与四川美术学院,地理和气候几乎完全相同。

四川美术学院(图3),采用散点式的布局。总体分为教室公寓和教学区两大板块。所有建筑顺着地势而设,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没有最主要的交通或轴线,整体规划显得很自由。每个散点为一个组团,每个组团又依照不同的地势而有不同的规划布置。这样增加了每个组团的交流,而每个散点间的交流会相对较少。对美院而言,每个学院都有独特的风格,不管是纯艺,设计还是动画,教学模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这样的规划很符合四川美术学院学生的需求,能方便同专业的交流,对于不同专业的交流相对就自由了。

重庆大学(图5),一条大学城的主交通公路分隔开了教职工宿舍与教学区。建筑分布较川美而言要密集很多。总体上是将山地推平而分为三大区域,教学区,运动区,休闲区分区明显。有两条交叉的主要交通轴线,建筑的朝向较为统一。类似“树干式”的建设模式,以公共图书馆和行政大楼为树干,以各院系和科为枝叶,形成枝叶繁茂,紧密相连,有机整体的新模式体系。由于重大是所综合性的大学。因此集中的大型综合楼对这所大学的交流而言会非常重要。设计宽阔的广场,大的湖泊和草坪对其在交流上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二、为获得更舒适和方便的环境,而发挥绿化的全部潜力。
  过去的校园规划,这方面似乎做的还不够,只重视美化作用,或令其四时有花,作不同的品种搭配;或用之防噪音及视线干扰;或在南方令其起遮阳、降温的作用。其实还可以用之划出大小空间,或形成“半私密”的室外情况,或室外“活动之角”。在城市的学校中根据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树种来降低某种性质的空气污染程度;更有一个新的课题,绿化对人的思维能力有直接的影响,“玫瑰花和紫罗兰的香味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使人产生抑制不住想工作的欲望;柠檬也具有这种积极地兴奋作用。当然,也有些花是无益的,如百合花和兰花往往使人头脑过分兴奋而产生眩晕的感觉,甚至使人变得反应迟钝。”③
四川美术学院以原始的生态为基础,保持了地理原貌。后期的植物栽种也没有破坏原有的平衡。路边载有大课的银杏,山地上保持原有的植物,如竹。有栽种大片的农作物,小径边上也有果树点缀。这种依照原貌的绿化布置不仅使整个校园美观而独特,并且在防噪,避暑上也大有功劳。川美的绿化布置一直是川美校园规划的一大亮点,整体乡村田园式的风格给人僻静优雅的感觉,也符合大学城周边的景观,适应美院学生对于艺术的学习。
  重庆大学的新校区规划与川美不同的是,它是将坡地都推平了,在广阔的平地上来重新打造的。绿化相对四川美术学院而言又是别有一番风味。它可以依照不同的校舍布置来栽种自己想要的植物,如学生宿舍的竹园,梅园等就是因此而来。宽阔的草坪方便了学生之间的聚会交流,湖泊边蜿蜒的小路又是一种软的布置,打破了工科院校沉寂的环境。整体绿化环境自由而开放,布置明亮而简洁。在这里的人可以根据绿化的不同来区分地理位置的转移,同时起到了方向标的作用。
发挥绿化的潜力是打造生态校园的前提,生态校园环境的本质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失调的环境都是生机窒息的环境。而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大学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着这种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环境教育的主题,“可持续性的校园”是当前校园建设的主轴。和谐的生态环境是人心灵的故土,生态在校园建设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经过两个星期的考察和研究,以及在校园规划上对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大学的比较。这两所学校在适应要求及绿化这两个问题上都满足了需求并有自己的独特的地方,对之后大学城的校园规划大有可鉴之处。四川美术学院在其原有地貌的基础上,校舍以散点式的布局,交通路线顺着地势而蜿蜒曲折,生态绿化尽量保留原有植物,再进行有效的规划调整,打造出了符合艺术院校学生及教师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重庆大学是将大面积的土地推平重新规划,校舍,绿化分区明显,在交通路线上有明显的主次交通,拥有能聚集很多学生及老师的大型综合楼以及室外集会场所。与美院规划相比有区别,却也很好满足了这种综合性大学学生及教职工的需求。

现在建筑的最新课题是要使合理化的方法突破最新范畴,进入人情和心理的领域。

                                                       ——阿尔托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提供最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综合各方面的要求,任务严峻。以上讨论的两点问题是根据大学城现状而提出的,在此基础上也要注入新的设计观念。校园规划设计要在适应教学规模的基础上可以不断扩大,为人数不断增加提供可能性。


   参考文献
①    摘自方展画:《现代人的思维训练》
②    摘自罗森:《国外大学校园规划》
③    摘自方展画:《现代人的思维训练》
④    图表摘录自:高桥精一《大学校园规划模式》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